文字里的温度 ——散文集《归途》序文字里的温度 ——散文集《归途》序 赵天秀 岁月在书卷里飘香,风景在文字里溢美。那些过往、那些风景在文字里鲜活厚重,散发着温馨与感动,勃发着炽热的情怀和向上的力量。这是散文集《归途》留给我的鲜明印象。 《归途》是市作协会员、则天女子文学社社员黄莉近年散文创作的一个小结,收录其叙事写景散文40余篇。深度地记录了生命中的感悟和涌动的风景,烙进了岁月的轨迹,唤起读者共同的记忆。 这是一帧心灵放逐的温情画卷。生命的本真就是纯净心灵,心若干净,看到的都是美。这部集子里,在那些我们熟悉的时代和山水间,天空、云彩和生命的美,与我们同在;“花开是绽放生命极致的风景”,“云是被风放牧的羊群”,温暖的情愫和唯美的景物交织,一花一草皆生命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以《心中的那棵小树》《故居散记》《等邮差》为代表的回忆性文字,充满穿透感、雕塑感和温暖感。以《会唱歌的山水》《柏林沟抒怀》《秋天的约定》为代表的游记作品,动静相称、情景相融,令人倍感亲切。 这是一串双脚深踩大地的足印。这部集子里,很大一部分篇幅是作者在参加作协采风、生活体验和工作采访等活动之后而作。行读、行吟自古就是文人君子所坚持的治学态度和向往的生活境界。白居易说:“言者志之苗,行者文之根。”亨利·米勒说:“目的地永远不会是一个地方,而是一种视野。”显然只有步履勤奋的行走与孜孜不倦的阅读,才是拓宽视野的最佳途径,也才是克服文思枯竭求源泉、力戒无病呻吟求深度的根本手段。在这部集子里,从《我眷恋的那一片热土》《背篼》《“守门人”情怀》等篇什中,我们看到作者对文字和大自然的尊崇,看到作品对时代的深切述说与关照,将现实的“小我”与感时忧国的“大我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将眼前景物与社会现象,个人情怀与国家发展进行了思想与艺术的有效融合,饱含强烈的历史感、时代感和现实感。 文学是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,“归途”的前方必然风景无限。我相信既恋文字也喜舞蹈,且行走且吟唱的作者,未来的行走更加优雅,吟咏的文字更有温度。
文章分类:
文学评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