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作品-《我们与5月22日一起悲伤》-作者:赵艳作者:赵艳来源:苍溪县五里小学教师 我们与5月22日一起悲伤 苍溪县五里小学教师 赵艳 一 小贝壳,你还记得前段时间妈妈给你讲过的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没有饭吃,好多人饿死的事吗?知道现在我们为什么能吃饱吗? 我知道,你给我说过的,那个叫什么名字的爷爷给我们种了米。 对,袁隆平爷爷教我们种了杂交水稻,才有很多很多米吃。今天这个爷爷去世了。 他为什么会去世? 爷爷年龄太大了,91岁,而且上次摔了一跤,身体就不好了。 妈妈,我好难过啊。 宝贝,我们都很难过。 二 您说,让人民吃饱饭,您做到了。 您说,要把粮食握在我们自己手里,您做到了。 您说,活着就要上班,死了才会退休,您做到了。 所有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,您都做到了。 但今天,5月22日,这个周末,当所有人都徜徉在丰衣足食的幸福中时,您却走了…… 您活的是一种精神,死了还把这种精神留给我们。 您的离开,让5月22日这天变得无比沉重,我们与5月22日一起悲伤。 三 从未想过,一个人,可以感动一座城,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情绪。 袁隆平,一个原本普通的名字,可当这个名字同人们的饭碗联系在一起、同两个梦联系在一起,就会如黄澄澄的稻穗一样有着沉甸甸的份量。 5月22日,好多电视台都滚动播放电影《袁隆平》,网络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袁隆平、关于“禾下乘凉梦”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的信息。 在西南大学袁隆平雕塑前络绎不绝的献花人流、在长沙街头追逐灵车伤心欲绝的哭喊,那一声声稚嫩的“袁爷爷,一路走好!”响彻晴空,让云鹤都为之悲痛。 平民偶像突然谢幕。霸屏的悲伤、满世界的沉重,没有丝毫矫揉造作,这,是普通人发自内心深处最质朴、最真挚的情感流露。 曾经,以为这只是一个娱乐致死的时代,碎片化的“知识”正摧毁一代人的价值观、世界观,“垮掉的一代”正长大成人,甚至让我对小贝壳成长环境忧心忡忡。可是,当民族英雄、家国脊梁出现闪失的时候,年青人自发的真实反应,才让我觉醒这个民族的希望一直都在,应该重新审视身边的世界,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飞速发展的现在。 四 袁爷爷,今天的晚餐,我与小贝壳娘俩吃干净了碗里最后一粒米。端起空碗,向您致敬:因你丰足,永无饥饿,我们碗中有粮,心中有您! 您,我们永远记得。
文章分类:
校园文学
|